每个人都有焦虑。“这很正常。放松点。太矫情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焦虑的人就是过不去...?"我们听到了太多关于焦虑的误解,但实际上,当焦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一种心理疾病。
对焦虑症的认知误区:
误区一:焦虑影响心情,但不影响身体?
适当的焦虑不影响我们的健康。相反,它能激励我们朝着目标努力。但是过度的焦虑从来不会只存在于大脑中,它会影响身体的方方面面,诱发其他生理疾病。
误区二:内向的人会得焦虑症吗?
有些焦虑症患者确实性格内向,但这只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此外,还有其他先天或后天因素,如家族遗传、脑内神经递质分泌、长期压力对精神状态的影响等。
误区三:焦虑是一种心理疾病?
精神疾病常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只是一种长期的情绪困扰。焦虑症主要是一种预测事件和危险的逃避情绪,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惊恐、尿频、尿急、肌肉紧张、手抖、不能运动。是一种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
误区四:生活中感到焦虑就意味着患了焦虑症?
日常生活中感到焦虑是正常的,没有人能一直无忧无虑。我们是否患了焦虑症,可以看出我们的焦虑是不是“长期的”、“过度的”、“不必要的”;再者,我们要注意这种焦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否有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