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姐近来不知为何,突然出现失明现象。起初,她认为是自己佩戴隐形眼镜,而护理不到位,导致视力衰弱。可是,到医院去检查,眼睛却没有发现任何病变现象。但是张小姐声称,自己确实有失明症状的出现。后,经医生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癔症性失明。
癔症性失明的原因往往与外界刺激与患者心理暗示有关,癔症性失明患者没有器质上的病变。虽然他们真的出现了症状,可是检查仍会显示他们一切正常。但癔症患者不是说谎,因为他们真的感觉如此;也不是精神病患者,因为他们思维清晰、逻辑正常。
容易出现癔症的人,往往情感极不稳定,而且胜过理智;自我为,喜受到人的注意;幻想丰富,言行夸张;暗示性高。
癔症多发病于16~30岁之间,女多于男。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惊恐,被侮辱,委屈,不如意以及亲人的远离等较强烈的精神创伤,往往是癔症次发病的诱因。至于以后的发病,不一定都有很强烈的精神因素。也可能由于与精神创伤有联系的事件,或在与次起病相类似的情景下产生联想而突然发病。
暗示有致病作用。具有特殊意义的谈话、表情和传说,以及看见其他患者发病均可成为病因,即通过自身体验和联想、产生疑虑,深信自己会发病而发病,这是自我暗示的作用。患者易受暗示,是癔症性格所致。处于对隐形眼镜的担心,张小姐正是癔症性失明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