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相关障碍是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类型,诱发该类精神障碍的因素有多种,以突发的应急事件居多,除此之外,还包括心理和社会因素。本文要介绍的是,应激相关障碍有哪些类型以及应激相关障碍类型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应激相关障碍及其诱因分析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决定本组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及临床表现的因素有:1)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如剧烈的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病因;2)社会文化背景;3)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和信念等;4)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的分类和主要临床表现应激相关障碍可分为三类: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以下介绍这它们的具体临床表现。
1 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刻(1小时之内)发病。该类急性应激障碍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
2 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诱因是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如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恶梦、错觉、幻觉等);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创伤后应激障碍常在遭受创伤后数月至半年后发生。
3 适应障碍适应障碍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适应障碍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1项:1)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2)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3)应激因素消除后,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一个月内起病,症状持续不超过6个月。
以上介绍了应激相关障碍的三种类型和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可根据具体精神障碍类型和诱发原因来分类而治。关于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详情,可向本站在线医师在线获得专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