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精神障碍正逐渐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社会、家庭及个人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尽早的识别青少年精神障碍显得尤为重要。
青少年精神障碍是指发病于18岁以前的精神疾病。常见的有儿童多动症、儿童情绪障碍、品行障碍、青少年厌食症等。
青少年精神障碍的特点有哪些:
1、情绪行为问题突出:学龄阶段精神障碍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非特异性的情绪行为问题。这些行为问题可能是某些精神障碍的先兆,或者其具体表现,也可能是一过性的正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与家庭教养环境密切相关:临床上,很多儿童的精神问题(除了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情感障碍等)通过深入分析都发现与其家庭教养环境密切相关,过分严厉或过度保护性的教养方式是已知的多数家庭存在的问题。
3、与身心发展息息相关:儿童正处于长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时期。有很多情绪行为问题从属于不同的发育阶段,比如1到2岁的幼儿对某些物体的恐惧(电梯,房间的摆设,或其他特定物品),短暂即逝,不一定代表严重的精神障碍。因此对儿童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评估必须考虑其相应的年龄因素。而且,要与所处环境联系起来考虑其是否正常。
青少年心理求助信号有哪些?
1、心理反应:头脑空白;不能集中注意力;做白日梦;善忘;爱哭。
2、情绪:恐惧和忧虑不安、紧张:拒绝上学;情绪多变:心情低落、无法感觉愉快;容易生气和产生敌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想自杀,也可能尝试自杀。
3、躯体不适:头痛、肚疼;眨眼;脸、颈或身体的抽搐、作呕和呕吐;感觉不能呼吸;心跳加速;耳鸣;没胃口;频繁上厕所;睡不着或睡不好。
4、行为:粗野和有暴力倾向;离群和沉默;爱吵架;过分活跃和精力不集中;破坏性的行为;说谎;逃学:扒窃;离家出走;拔头发;伤害自己的身体;行为古怪和无理性;强迫性行为;不正当性倾向和异常性观念。
有研究证明,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发病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意味着许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家长应密切注意孩子的精神健康状况,尤其是在一些单亲家庭或不和谐的家庭中。如发现孩子有异常的表现应及时求助心理医生,也可通过网络咨询在线医生,避免更严重的危害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