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曾经被试卷和各种复习资料紧密排满的日子瞬间改变。绷紧的弓箭瞬间松弛也会有反弹,考生也是如此,高考后遗症还会在生活中持续发挥影响力。正因如此,许多考生陷入了迷茫状态。在这段漫长的等待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里,考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没有良好的生活安排,有的可能会陷入紧张恐慌的情绪中,有的还可能把事情抛诸脑后、纵情放纵。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考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健康向上地面对生活、积极负责地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考试后的3种心理状态
放纵型心理
这类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自己熬到头了,所以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辛,因此毫无节制地玩。
也有一些家长有弥补心态,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因此此类现象愈演愈烈。有些考生因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每年都出现几起乐极生悲的情况,要引起重视。
抑郁型心理
有的同学高考后感觉自己发挥得不是很理想。这类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很容易走入心理误区,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
茫然型心理
有的同学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无所适从。往日充实的学习生活一下云消雾散,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这是一种茫然型心理。许多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尤其在等待分数或在填报完志愿后,在等待录取结果中可能会经历这种感觉。